社会实践
网站首页  >  学生发展  >  社会实践  >  正文
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暑期“三下乡”新体验——以网格员身份织就乡村治理新图景

嘿,我们楼上那户人家的水管漏水一直不修,都漏到我家来了,而且好几个月了,现在越漏越多了!”2024年7月9日上午,一位居民来到重庆市涪陵区官桥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气冲冲地说道。

“您好爷爷,您方便带我去您家看看情况吗?看完后我再去找您楼上那户人家聊一聊。”实习网格员漆玮耐心地说。

“哎,小姑娘,该说的话我们都说了,行不通啊。”

“爷爷,我再去帮您说一次,有这么多群众去反映问题,我想他一定会有所行动的,重在沟通嘛,让我去做一下他的思想工作……”

现场,漆玮与这位居民的邻居简单电话交流后,对方态度终于得以缓和,答应尽快对漏水水管进行修理。

漆玮是一名来自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2024年三下乡“汇聚青春力量,赋能基层治理”实践团的成员。据悉,实践团这次出行旨在深入涪陵官桥社区,体验网格员的工作与日常生活,理解基层治理体系,并为建设更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随着第一缕阳光的出现,漆玮与她的小伙伴们已经整装待发,在到达官桥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后,实践团成员就跟着社区工作人员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漆玮的第一项工作便是帮助社区居民调解邻居家水管漏水的问题。这样的事件虽不起眼,却成了社区日常生活中频繁上演的一幕,其累积效应对居民生活质量及社区和谐氛围有着极大影响。在帮助社区居民解决一系列琐事之后,漆玮又在社区网格员袁伟的带领下对社区进行例行巡查。从环境卫生、安全隐患到公共设施损坏,每一个犄角旮旯他们都仔细检查。巡查结束后,他们又到了离中心不远的后溪河,参与到社区的垃圾清理行动中。网格员袁伟介绍,后溪河与其他的乌江支流相比,除了需要清理河床及河面上的垃圾,还需要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排河中,这给当地治理工作带来了极大考验。在巡捡垃圾的过程中漆玮还学着使用手机App实时上报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为后续的整改工作提供精确信息。

实践团成员在后溪河道捡拾垃圾

午后,阳光透过树叶间隙,洒在社区的休息椅上,实习网格员们再次出发了。他们手持宣传手册,穿戴统一标识,按照既定路线,逐户上门进行宣传。实践团成员李雨潼耐心细致地为居民讲解各类诈骗手段及防范措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向社区居民科普电信诈骗知识。实践团成员还给社区的居民深入普及了毒品危害知识,提高广大家庭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强调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巨大破坏力,呼吁大家共同抵制毒品,珍爱生命。有老人说道,“以前总觉得这些事情离我们很远,但听了你们的讲解,我才知道危险就在我们身边呐。”

实践团成员们对居民进行禁毒宣传

随着夕阳缓缓沉入地平线,天际渐渐染上一层橘红色的余晖,天气也逐渐转阴,实践团的小伙伴们与网格员袁伟一起邀请了社区居民汇聚在中心会议室,帮助老人们解决手机App和信息录入等问题,并对乡村居民常用软件应用产品或平台进行了详尽的功能性评估,包括使用时长、用户满意度、软件功能完备性、服务业务范围、个性化内容推送机制以及用户消费行为等关键指标。

“夫妻问题、邻居矛盾、充当调解员、帮助留守老人做农活、巡护山林、检查河道、统计外来人员、慰问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这一系列或大或小的问题都属于网格员的工作,网格员们身穿统一制服,手持记录本与手机,穿梭于楼栋之间、街巷之间,用双脚丈量着社区的每一寸土地。他们就像是社区的太阳,温暖着社区的每一处角落。

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三下乡“汇聚青春力量,赋能基层治理”实践团还走进乡镇,来到居民身边,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和青春活力。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这些怀揣着梦想与责任的大学生们将继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书写更加辉煌的青春篇章。

©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